《我們與猴的距離》下集 ─ 尖叫餐廳熄燈號

友種永續實踐

《我們與猴的距離》下集 ─ 尖叫餐廳熄燈號

2021/5/5

撰文、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張志忞(樹蛙)、邱韻璇(小米)

壽山的人猴問題由來已久,牽涉到的區域、對象、單位也相當多元,而在各種因素與價值觀的交相影響下,造成如今複雜難解的問題。因此,要解決些問題也需要靠跨領域不同的單位與專業合作。

友種團隊在102年開始便與屏科大蘇秀慧教授,以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合作進行獼猴主題的教育及宣導,更在106年開始與壽山國小合作推動學生的長期陪伴計畫,引導壽山鄰近的學生增進對獼猴的認知,以及幫助孩子建立人猴衝突議題的價值觀。團隊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與課程方法,隨著學生成長的過程逐步了解與獼猴相關的基本知識,學習避免跟獼猴產生衝突的方法,並更進一步建立與獼猴和平共存的價值觀。

在與學校合作的初期,我們先嘗試了運用一年的時間,在一個班級中依據環境教育五大目標規劃了一共48堂獼猴主題課程。學生透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習了獼猴的相關知識後,透過戶外觀察與對登山客、一般遊客、公部門的訪談,了解人猴衝突議題的不同面向並且認識了壽山人猴衝突議題的嚴重性;最後再由學生自己討論、設計一份「人猴互動調查問卷」並訪談登山客與遊客,了解不同類型的活動者對於獼猴的態度。

課程結束前我們也進行了課程的成效評估,發現學生在課程前測對臺灣獼猴的認識大多集中在獼猴會搶人類的物品、會爬樹、紅色的屁股等符合社會認知或可以直接觀察的內容;但在後測的部分,學生對於臺灣獼猴認知的廣度有顯著增加,也有許多學生提到了人猴衝突的問題,甚至直接表現出了學生對於人猴衝突的態度(人類餵食是不當的行為、人工食物會造成獼猴的不健康)。

而在我們持續和壽山國小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長期陪伴的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塑造對環境友善的價值觀。

在一次人猴互動行為調查的課程中,學生看到一個經常性餵食獼猴的家庭帶著3個學齡前的孩子在餵食獼猴,其中一個大人還鼓勵孩子拆開一包餅乾拿到猴子面前吸引猴子追逐他,並在餅乾被猴子搶走後大聲哄笑。學生看到這種行為非常的生氣,並不斷的詢問「他們怎麼可以這樣?」「我們不能去阻止他們嗎?」而在我們一起將過程錄影並以電子郵件發送檢舉信函後,孩子們依然期待可以做一些避免人猴衝突的事情,最後孩子們決定對在一旁觀看的遊客,以及準備上山、前往動物園的遊客進行宣導。

這雖然是一個小事件,但看在一直陪伴孩子的學校教師眼中,則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孩子能夠自行發現問題、表達態度,甚至產生主動積極的的行動。而這也證明了教學的效果確實能夠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並促使學生願意主動的參與友善環境的行動。

除了在學校推動的環境教育外,我們也與屏科大的團隊及國家自然公園一起進入社區,期待透過多方的專業與力量共同建立遊客宣導的機制。社區有各自的獨特性,因此我們在不同社區也運用不同的方式與社區合作,共同推動減緩人猴衝突的宣導。

在壽山西海岸的桃源里聚落,假日遊客的餵食及伴隨的獼猴搶奪事件,還有商家受到獼猴入侵是主要的人猴衝突問題。因此我們在假日遊客最多的時間與商家合作,攜帶大型布偶在廣場、海邊上演快閃舞蹈,宣導與獼猴相處的正確方法,也邀請民眾聯署「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的三不政策,而商家則願意提供連署的民眾消費的折扣,並在店內張貼海報共同宣導。

在龍泉寺登山口的龍井社區,獼猴入侵居民住宅、搶奪遊客食物,因此我們結合「龍井幸福樂學社區發展協會」的巡察志工辦理培訓,透過例行性巡查同時進行獼猴調查,了解獼猴出沒時間與地點,並與其他居民宣導垃圾收納、避免餵食流浪動物等方法,減少獼猴的入侵意願。也幫助巡查志工與公部門溝通建立正式的巡察小隊,對餵食的遊客進行勸導。

而在自強社區及興宗社區,因為居民高齡化難以有實際的行動,因此我們納入獼猴的元素規劃手作、健康、飲食等主題的帶狀課程,透過帶狀課程的機會傾聽社區的人猴衝突問題,並透過聊天的機會與年長者分享減低獼猴干擾的方法,同時整理社區的人猴衝突狀況,提供公部門進行後續的處理。

人猴間難解的習題,不斷的在台灣各地上演著。壽山地區只是全台人猴問題的縮影。長久以來,用餵食改變的台灣獼猴習性,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人力及跨界的合作,才有可能稍稍轉變,終結「尖叫餐廳」的共業。

繼續閱讀:《我們與猴的距離》上集 ─ 尖叫餐廳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