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穎永續基金會—響應「Ocean Hugs 」計畫,陪伴孩子化身珊瑚園丁!
緯穎永續基金會—響應「Ocean Hugs 」計畫,陪伴孩子化身珊瑚園丁!

撰文、圖片提供:友種團隊黃培媁(CC)
若為自己安排一場親近自然的體驗,你會怎麼做?
我們可以走進山裡感受芬多精,也可以沿著河岸慢跑,或者挑一條步道眺望風景。那麼,親近海洋呢?我們能在潮間帶觀察生物,靜下心傾聽海浪,或搭船出海賞鯨。而今年,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水泳池,多了一種能更親近海洋的方式—讓孩子真的「走進海裡」。
Ocean Hugs!並非單單只是口號,是來真的!
在緯穎永續基金會以「Ocean Hugs!」為主題的行動支持下,在泳池種下浮潛就能看見的珊瑚苗,珊瑚並非是種下海裡就結束,而是要長期監測珊瑚的生長、觀察白化,有沒有被沙子或是藻類所覆蓋,適時地去移除,記錄水溫等環境因子——這些看似細瑣的步驟,就像是園丁在照護花園。

下水了,珊瑚園丁出動!
我們把教室搬進海水的顏色裡,孩子體驗「珊瑚園丁」的過程中,在水中翱翔的節奏裡,從認識珊瑚,常聽到的珊瑚白化到底是怎麼白化的,白化就是珊瑚死掉了嗎?進而思考為何會發生,與人類行為的關聯,也理解珊瑚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
孩子們第一次下水,回來這樣說:「我學到怎麼幫珊瑚清沙」、「我從來沒在水裡看過海洋生物,好有趣!」、「今天學到很多新知識」、「我知道珊瑚白化不等於珊瑚死亡!(是一個警訊)」。那一刻,課本上的名詞有了溫度,知識從平面變成立體。
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
「你還記得觀察到的珊瑚長什麼樣子?」
「樹枝、狼牙棒、菠蘿麵包、磚頭⋯⋯」
從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到他們眼中的世界。以珊瑚為主題的環境教育,開啟了孩子們走進海洋的另一扇門。課程帶領過程,有部分孩子其實是會怕水的,即便身穿救生衣,他們還是擔心一放手就會沈入海底,而經過一次一次的練習,沒過多久,孩子們已展露笑顏,興奮地說他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珊瑚、看到了不同顏色的魚!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恐懼,建立起與海洋真實的連結。
許下對海的承諾,守護珊瑚
孩子們透過珊瑚彩繪創作,顏料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淡化,就像是暖化對珊瑚的影響,寫上一句提醒自己可以守護珊瑚的行動,每每想起海洋,在生活中一個念頭的改變,就能守護我們的大海,守護海裡的珊瑚。

海那麼大,我們選擇走進去
企業支持永續行動是可以透過環境教育的方式,當我們對環境產生感覺,進而理解環境的議題,思考可採取的環境行動。不如,找個時間來一趟和平島地質公園,下水看看海裡的珊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