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開啟國際留學生認識臺灣的全新視野
「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開啟國際留學生認識臺灣的全新視野
撰文、圖片提供/友種團隊 侯珏(阿侯)
地方創生是以人為本,結合新創觀念,由地方青年觀察家鄉發展課題,主動提出解決對策,期望帶動地方復興,吸引更多青年留鄉、返鄉實現想法,找到幸福生活的好所在。
為使來台就學的國際學生對於臺灣有更深度的了解進而產生認同,凱基金控旗下中華開發資本(以下稱開發資本)與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共同委託友種團隊辦理「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以環境保護及地方創生兩大議題切入,帶領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走訪地方創生團隊,使來台就學的國際學生以全新的角度認識臺灣。
【地方創生Ⅹ金魚厝邊】
「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首發團為臺灣大學學生事務處僑生及陸生輔導組協助招募的學生團,包括來自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地的學生。
首發團合作的地方創生團隊「金魚厝邊」深耕宜蘭頭城,以「好厝邊」精神串連在地人、地、產,挖掘在地城鎮品牌魅力特色。「金魚厝邊」創辦人彭仁鴻帶領學生們進行頭城老街導覽,認識小鎮200多年的歷史,並安排當地最富盛名的書法世家「蘭陽康氏」,透過拓碑體驗帶學生們了解頭城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帶領學生前往當地知名的「四十甲溼地」進行溼地守護的志工行程,了解在地環境保護議題。
藉由「金魚厝邊」的帶領,學生們得以探索有「開蘭第一城」美譽的頭城小鎮,體驗一場在地文化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拓碑體驗。
▲四十甲溼地守護行動。
【地方創生Ⅹ臺灣藍鵲茶】
繼首場漫步宜蘭頭城探索在地文化後,第二場邀請來自歐美及亞洲各地的國際學子深入新北坪林,品味傳統的「茶文化」,認識「流域收復」的環境議題,引領國際學生加深對臺灣的認識。
坪林以茶聞名,但在環境日益失衡的當下,開始有青年返鄉者以嶄新思維影響茶的產製過程。臺灣藍鵲茶創辦人黃柏鈞表示,坪林有非常豐富的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但是在做有機的茶園只佔3.46%。臺灣藍鵲茶希望藉由流域收復,推動坪林成為臺灣第一個無農藥生態村,保護整體環境。
這場活動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攜手展開,透過採茶、炒茶體驗,以及坪林老街導覽,帶領國際學生對臺灣文化與自然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期許透過此次坪林採茶體驗,使國際學生沉浸臺灣文化與自然環境。
▲炒茶體驗。
▲坪林老街導覽。
【地方創生Ⅹ三之三食驗室】
繼宜蘭頭城的人文行程,到新北坪林的採茶體驗,「中華開發國際學生地方創生志工團」為日本籍的年輕學子設計了一趟藝術之旅,與PAPAGO趴趴走遊學村合作招募學生,拜訪位於淡水忠寮的地方創生團隊「山之山食驗室」。
在「山之山食驗室」主持人郭忠坤的巧思下,從藝術教育為起點,除了帶領學生走讀地方,也透過農業廢棄物進行藝術創作,見證創生團隊如何以自身能力回饋地方,並尋求永續經營之道。
本次協辦活動的PAPAGO遊學村副社長黃宣瑜表示,除了學業之外,引領來台就學的日本籍學生,透過多元形式領略臺灣風采一直是重點工作,藉由本次合作,可讓學生同時看見臺灣的地方創生能量。
▲「山之山食驗室」帶領學生進行藝術創作。
▲學生呈現淡水之美。
【地方創生Ⅹ環境教育】
連續三場的國際志工活動,透過環境教育的引導,帶領來自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歐美及日本等不同國籍的學生,以雙腳行走加上五感體驗,走訪地方創生團隊,深化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認識與認同,更種下了國際學生投入地方創生的種子,不僅昭示企業對於環境和地方的支持,更是永續發展的必要工作及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