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島|創造˙恢復—海玻璃DIY材料包的故事

海洋環境教育

和平島|創造˙恢復—海玻璃DIY材料包的故事

2021/11/9

撰文、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吳佳蕓(魚仔)

一切都從戶外教學淨灘課程開始。

友種團隊的海洋環境教育教師在和平島公園駐點已經有四年的時間,帶過上百場淨灘課程,撿過許多奇奇怪怪的生活用品(如馬桶蓋、輪胎、棒球……),但唯獨一樣廢棄物,我們總是在淨灘時小心地收著,帶回教室後好好的清洗乾淨,然後帶領學生再次利用與創作。它就是-海玻璃。

豔陽下望向大海,在蔚藍的顏色裡伴隨著海浪聲,

我們彎下腰,找尋著被大海洗禮下磨去稜角,還保有透明特性的它。

但在它浪漫的名稱,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這些五顏六色又透明、像寶石一般反射光芒的海玻璃,

其實是來自我們丟棄的日常生活用具。

我們秉持著「沒有所謂的廢棄物,只有不會用的資源」的理念,

希望透過每個人的雙手創作,

意識到海洋廢棄物與我們息息相關。

於是除了針對學生設計的海玻璃DIY課程外,我們想透過這樣的商品,將讓環境議題擴展到不同族群,影響更多的人。但在多次討論與找資料的過程後,我們希望購買人是具備獨立思考、有自主選擇意識與認同我們理念的年輕人,於是「創造,海玻璃的想像。恢復,海的最初模樣」的產品理念誕生了。

確定理念的那天下午,

團隊所有人帶著雀躍的心情來到海邊,

再一次彎下腰並細細的挑選著。

而豔陽下大海與汗水交雜的鹹味,將這份蔚藍留在我們心中;

讓我們在看似撿不完的海玻璃中,

去拾起想為海洋盡心力的心情。

在忙碌的課程與活動下,我們開始著手設計與討論這項商品。「它能否用最少的包裝來設計?」、「我們要如何將商品設計成購買人只要簡單操作,就可以有高質感的創作?」、「怎樣的配置才能將商品的主導權交給購買人?」、「什麼樣的範本適合我們的購買人?」、「要如何營造商品的特色?」最終團隊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去不斷嘗試與討論,逐漸在錯誤的方向中找出團隊的共識與認同,並一次又一次清晰、實踐海玻璃DIY材料包的藍圖,將這份對海洋環境友善的熱情與使命傳達給每一位購買人。

或許有人會問,這不就是一個小小材料包,

也不是什麼特別的藝術品,到底為何要開發這樣的商品?

但對於一直在推廣海洋教育的我們來說,除了透過實際的教學,傳授知識與資訊外,讓大眾在生活中去實踐環保意識也是重要的(如攜帶餐具、能用的物品能否重複利用、廢棄物是否有其他利用的機會等等),所以我們希望透過一個廢棄物再利用的商品概念去啟發每個購買者,讓大家能夠在創作的過程中,去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希望有天我們能透過雙手的創造力,去恢復海洋的最初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