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猴子─環境教育不只是「環境」

友種永續實踐

當孩子遇到猴子─環境教育不只是「環境」

2021/9/15

撰文、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張志忞(樹蛙)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愛護大自然……
我覺得這些動物很可憐,人不能這樣對待他們……
我上次上完課回家之後,就請爸爸換變頻冷氣省電……

身為一個環境教育工作者,當聽到我們的學生展現出這些對於環境友善的價值觀甚至是行動時,總會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好的結果。然而,曾經有個孩子用他的轉變幫我上了一課,讓我更理解了環境教育。

我們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及鄰近的壽山國小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學生長期陪伴的課程,以台灣獼猴為主題,在一學年共48堂課中,對同一個班級的孩子授課。因為有充分的課程時間,我們採用了議題導向的課程規劃,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則融入了許多壽山當地與壽山國小的特色。例如為了認識猴子傳播種子,維護森林生長的價值,我們帶著孩子去撿拾獼猴便便回學校種植,讓孩子直接體驗獼猴透過糞便傳播種子(詳見友種官網2020-10-29便便變盆栽一文);同時因為我們授課的班級當年獲得高雄市樂樂棒球比賽的獎牌,所以我們用樂樂棒球來設計遊戲,讓孩子們透過遊戲體驗了解植物透過獼猴散播種子的好處。而其他透過影片評量孩子對獼猴行為的了解、戶外記錄人猴互動行為、戲劇認識獼猴肢體語言等課程繁多,在此不一一說明。

而在第二學期的課程中,我們希望以學生為主體,陪伴學生進行人猴議題的探討,因此我們設計了學生調查民眾對獼猴觀感的課程,但有些比較內向的孩子沒有辦法訪談陌生民眾。當然,我們可以鼓勵他繼續嘗試,也能告訴他「盡力就好」,但我們就是想再多努力一點,試試看能不能幫助這些孩子多走一步。所以我們設計了循序漸進的練習課程,由孩子自己設計訪談問題後,先練習訪談班級同學,再練習訪談學校老師,最後到壽山步道、停車場與登山口真正訪談「陌生民眾」。而我們也請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志工假扮成「陌生民眾」接受孩子的訪談,為的是減輕孩子們遭到拒絕的機會,避免一開始就接受到太多的挫折,同時也請這些志工多給孩子們鼓勵,增加他們的信心。

這些練習確實讓孩子們建立了更多的信心,他們的訪談也愈來愈流暢,但卻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一樣的效果。有一位「下課大聲,上課收聲」的孩子,他可以跟同學很好的相處、聊天,但一到上課的時候他卻沒有辦法回答任何來自老師的提問,甚至連他知道的答案都不敢回答。因此在我們整個訪談練習的過程中,他總是躲在一旁不敢參與,甚至到最後一次訪談練習時都沒辦法在陌生人面前完整地照著問卷「唸」完一段問題,必須靠朋友在耳邊一句句的告訴他下一句要說什麼,他才敢一句句複誦。

身為老師的我們感到很挫折,但課程還是要繼續……

終於到了最後一次我們進入動物園訪談民眾的課程,我們規定了每個孩子要訪談至少5位民眾才能去逛動物園,有的孩子因為怕被拒絕而審慎地挑選訪談對象;有的孩子很快的完成了他的「作業」開始幫其他同學;而我們驚喜地發現那位害羞的孩子居然也能完整地完成一次訪談而不需要同學幫忙了!甚至在完成自己的「作業」後,他告訴帶隊的老師,他想去訪談涼亭裡一位阿嬤。於是老師給了他一張訪談問卷,讓他在沒有其他人陪伴下完成了這次的訪談。

我們陪伴了這個孩子一年,看著他「在教室中恍神,在遊戲中精神」,看著他從排斥完整地唸一段文字、逃避每次的訪談練習,一直到可以自己完成訪談的作業,甚至主動想要做更多。我們認為這些改變來自於孩子有機會從熟悉的對象開始,一步步地練習,過程中又有同儕的陪伴與彼此的幫助鼓勵,這些細節都有助於孩子們可以在過程中突破自我限制,建立自信。而也是因為透過長期陪伴這種授課方式,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規劃循序漸進的課程,並且在課程中提供孩子們不斷嘗試失敗的機會。

雖然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但若沒有再次嘗試直到成功的機會,孩子們只會在一次次失敗的經驗中更加喪失對自己的認同。

環境教育強調的「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自己」,環境教育不只是認識環境,更包含了建立與他人的連結,以及在過程中的自我成長與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一次長期陪伴課程的經驗能讓我們實踐當年在課堂學到的環境教育內涵,也讓我們正視長陪課程的價值,讓這些有充分時間醞釀的課程,幫助孩子們創造自己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