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讓火炬變成熙陽-環境規劃師進階工作坊

武漢|讓火炬變成熙陽-環境規劃師進階工作坊

2019/11/22

撰文/林柏源

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友種也是認為環境教育是透過激發心中的感動讓環境更好、人心更幸福。

在工作坊開始前,我們發現學員們手中已經握著火炬,而如何讓手中的火炬昇華成溫暖的熙陽、感動更多人,就是這次的故事了。

2019年10月30日到11月1日我們來到了武漢,由師大環教所的周儒老師以及友種團隊的書子、美惠與柏源擔任講師,透過學術與實務兼具的經驗分享、豐富的課程體驗加上有趣的燒腦實作,帶領學員們度過精實的三天工作坊。

這次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多半來自各地的自然教育組織,也有作拓展教育以及研學遊的夥伴,涉及的主題包含濕地保育、海洋垃圾、山林自然體驗、國學教育等等,可說是各方的豪傑呢。

◎ 拓展教育與台灣所稱的體驗教育或探索教育概念類似,意旨透過體驗活動去啟發學員的環境意識或是教師想傳達的精神與信念。
◎ 研學遊概念如同日本的修學旅行,為長時間、教育意義為主的旅行活動,一次研學遊短則為2~3天、長則5~7天以上。
◎ 國學,又可稱漢學,指中國古代與現代的文化與學術,包含歷史文化、文學、哲學、藝術、建築、醫學、天文等等。

做為志同道合、為環境付出的夥伴,我們透過簡單的破冰活動拉近彼此的距離,並也了解彼此的專長與需求,並用自己的專業共同灌溉象徵友善環境的希望樹。

 

活動帶領技巧是環教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技能之一,透過室內課程、體驗與剖析有趣簡單的自然體驗課程,學習環境教育課程事前(設計規劃)、事中(執行)與事後(成效評估)三個階段重要的規劃面向。

 

 

體驗教育或拓展教育常常用來作為引導反思的教學策略,用於思考、討論環境議題都是很棒的方式。友種團隊透過體驗教育的方式,讓學員們了解團隊建立、溝通、信任、反思的教學策略,並讓大家思考如何在課程結束後有結構性地去引導學員反思環境議題。

 

 

 

環境倫理是環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要傳達倫理的概念其實並不是個艱難的過程,友種團隊透過環境倫理的概念建構,並讓學員們體驗價值澄清的主題性課程,學習用有層次性的單元設計、多元的教學策略與技巧來對應課程目標與核心精神,以及了解環境倫理的衝突與價值。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周儒老師是推動臺灣環境教育的重要推手,我們很榮幸邀請老師來與大家分享他的研究與經驗,了解目前全球環境教育研究的發展與現況。

在課後QA的過程中,老師還加碼分享了他其他的研究成果,獨到且在地的見解讓現場所有人都大有收穫呢!

 

 

除了價值澄清的主題式課程,我們也帶大家體驗以自然資源為主題的課程,讓大家在不同的議題面向中去認識結構性強的課程設計,並思考如果是自己主帶課程,如何安排自己的上課的邏輯與做成效評估。

 

 

 

最後經歷的兩天精實的課程後,就是學員們設計課程的時間了,大家使出洪荒之力來激盪,過程中友種團隊也時時關心大家的進度、協助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而大家不愧是在各方有經驗的教師,展演的內容十分令人驚豔,也充分的融入了兩天的學習成果還有滿滿的創意,大家也玩得不亦樂乎呢!

 

 

工作坊最後大家很熱情的交流分享,回顧這三天的過程大家都認為「很精實」、「非常實用」、「很接地氣」、「都是乾貨」、「一定要大力推薦」。

有學員分享:「很感謝書子老師、美惠老師與柏源老師,讓我學習到很多新的概念,還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很受用。」、「活動在遊戲、理論與實務之間安排得很切實,相互配合,相當好。」、「我已經想到回去(自己的場域)可以發展哪些教學課程,很感謝這三天的老師。」、「感謝書子老師、美惠老師、小鹿老師(柏源),還有參與工作坊的同學,很開心能夠認識大家,以後可以來我們那(學員自己的場域)交流交流。」

◎ 乾貨意指實用性比較強的方法或經驗分享,不含吹噓的水分或是虛假的內容

友種的CEO書子認為:「我們都是在同一個地球上生活的人們,期待我們能用教育的力量,將環境友善的種子灑播出去,讓環境更美好、人心更幸福;就像柏源,幾年前是我們活動的學員,他很喜歡我們的理念並在幾年後的成為我們的夥伴、站在第一線繼續灑播種子,這讓我更相信環境教育是真的會感動人心並發揮它的影響力的。」

 

透過這次的工作坊,我們很肯定的讓大家手上的火炬不只照得更耀眼,而且會更溫暖,希望所有夥伴們都能將所學應用在各自個場域中,成為照耀各地的熙陽,將環境教育的感動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