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種工作坊|歸零,找到環境教育在地的定位~深圳環境引導師工作坊後記

友種工作坊|歸零,找到環境教育在地的定位~深圳環境引導師工作坊後記

2018/10/19

撰文/邱韻璇

2018年6月,在暑溽的深圳灣公園裡,臺灣環境友善種子/上海友里團隊與來自各地的夥伴展開了一場精采的環境教育交流與對話。

我們期待透過多元教學法的體驗、環境教育理論的討論、課程教材的設計;環境倫理的思辨;教案的實際操作帶領等方式,建構夥伴環境教育的基礎概念,精進課程帶領的技巧,激發對課程設計的創意,完善課程的整體目標與關聯性。

前二天的課程重心在於體驗多元的教學學法,環境教域引導師的口袋裡必須要有多樣的法寶,才能在課程引導時視需求選擇最佳的教學法,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後三天的課程則針對環境倫理、課程設計等主題,給予大家更多元的觀點,並試著帶領活動,再由夥伴們給予回饋,讓帶領技巧及流程更加順暢。

五天的課程精彩豐富,我們來看看小夥伴們上完課後的驚嘆與回饋。

 

【遊戲式教學法】

「課程中的每一步設計都是有目的並為下一板塊做鋪墊的,在今後我自己帶課程都有很好的示範性作用。」來自武漢景源商業策劃有限公司的佐軍在課程結束後有感而發。
 


 

經過設計的遊戲,搭配適當的引導技巧,可以成為環境教育中學習的重要媒介。
重要的是遊戲背後的意義,而非僅僅完成一個令夥伴情緒高漲的遊戲。【友種觀點~友種/友里】

 

【拓展教育融入環境教育】

「我還真沒有想過拓展教育可以稍加改變主題與重點,就可以讓學習者瞭解環境問題的迫切性。」大麥—濟南無痕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環境教育談的不只是自然,還包含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間的關係。拓展教育融入環境教育,讓參與者省思自身與各面向的關聯。【友種觀點~友種/友里】

 

【自然觀察與體驗】

雨,在夥伴們找回方巾中的自然物後,就傾瀉而下。但大雨沒有澆熄大夥兒學習的興致,我們暫時在室內小小的空間裡運用在保護區內撿拾的自然物做自然體驗活動。

雖然藉由五感來感受自然的方式已常被運用,但如何鋪陳、引導、延伸變化,仍是一門學問。
 


 

自然觀察與體驗,是環境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觀察,到底要從何入門?引導者又從何引導學習者進入自然?藉由引導者的自然體驗設計,可以讓原本對自然卻步的人們願意伸出接觸自然的手,哪怕只是一隻手指頭都好。【友種看法~友種/友里】

 

【戲劇與繪本的運用】

在有涼風的大樹下,夥伴用溫婉的音調敘述著繪本《地上一百層的家》,把大夥兒帶進會本的豐富世界裡。接著小組成員分組在公園裡探索大樹上不同高度的生物,短短的活動操作,讓大家有了不同的體驗。

「我從來沒想過原來自己也可以說故事,還可以把故事跟自然觀察結合。」學員Sarah回應。
 

戲劇與繪本,是奇幻世界的入口,也是教學者重要的引導工具。適度運用戲劇引導學習者進入學習情境;繪本則可透過作者的多樣觀點與視覺角度,重新看待事件。【友種觀點~友種/友里】

 


 

【一場精彩的解說】

「以往在導覽過程中,我的想法是,多說多說點,人家都來了,能多說些就能讓人多記住些,把所有知道的一股腦的灌輸給別人,我想他們在離開的時候一定是眼睛滿滿的,腦袋滿滿。

解說是引導遊客對資源重新認識和體會的機會,從表像到真相,從感受到感動。的過程,這需要,我們給遊客留一個看的時間,聽的空間,感受的氛圍和認知的緩衝。美景、美人都是需要慢慢地體會的。

留白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希望在自然教育的應用中為我所用。」王海波—深圳紅樹林基金會。
 

解說,一定要滔滔不絕嗎?或者,你可以試著在適當的時機,讓環境自己上演一場精彩的解說!
【友種觀點~友種/友里】

 

【從環境倫理的討論中,找到定位】

「環境倫理課是對我啟發最大的一堂課……,我找到了大家喜歡這本書《飛鳥相與還》的原因,也找到了未來叮咚荒野學堂前進的方向——叮咚荒野學堂將致力於圍繞著自然的文化象徵價值而設計課程,我們將努力創造和設計基於不同環境,融合自然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課程。

而烏鴉,將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者和環境教育引導師。」來自中山市荒野鹿鳴書店的夥伴吳娟(烏鴉)這麼寫著。
 

環境倫理,不是艱澀的理論,它呈現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中。環境引導師的言語、行為與帶領的活動,都會展現個人的環境倫理觀。環境倫理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可以讓夥伴們確定自己的定位,並試著堅定自己的初衷。【友種觀點~友種/友里】

 

【以終為始】

「我用了『歸零』二字—歸零是重新審視自己前進的道路是否正確;歸零是重新確認自己初心;歸零是不斷向更優秀的人學習;歸零是為了再次起航!」學員吳娟在第一天課程結束時,下了這一個註解。

的確,以終為始,我們都為了環境、為了下七代而努力。

只有在環境教育引導師明確最終方向時,我們才能陪著夥伴們一步步,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