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舊城學苑|不只是解說—適合全家人的文化資產摺頁設計

公私協力

左營舊城學苑|不只是解說—適合全家人的文化資產摺頁設計

2021/7/31

撰文、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施姜竹(刺竹)

無論是博物館、古蹟、遊樂區、國家公園……許多場域都會發行摺頁或手冊,讓遊客能夠快速認識場域、帶領遊客在場域中遊覽。有些摺頁還加入了問答題目,讓摺頁化身為小老師,陪伴遊客在場域中學習。

有時摺頁也能在活動中扮演引導的角色。友種團隊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於2020年共同推出左營舊城親子活動《貼出我的舊城故事》,期待讓參與者親身接觸古蹟,並製造親子互動機會、留下親近文化資產的美好回憶。活動設計以實地體驗與探索為主,而古蹟的歷史知識傳達,除了以影片、遊戲簡單介紹,更安排由家長擔任解說員,帶領孩子認識古蹟、發現古人建造城池的巧思。

為此,友種團隊設計一款搭配此親子活動的摺頁,讓家長利用摺頁在城門內外帶著孩子自由探索,而非單純聆聽活動講師講述來習得知識,並且搭配貼紙讓學童創作故事。親子活動摺頁推出後受到各方好評,在活動不僅引導參與者學習、創造,更能幫助教學者評估學習成效。讓我們來看看這份摺頁背後的設計巧思吧!

適合全家大小的摺頁設計

本活動摺頁旨在協助親子於左營舊城場域探索,因此內容需有文化資產的歷史背景、建築構造等相關知識介紹。然摺頁使用對象包含兒童,且活動時間有限,儘管是家長也未必有充足時間閱讀資料。因此摺頁的版面配置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並選擇較活潑童趣的風格以吸引孩童目光。

圖片部分,摺頁採雙面印刷,正反面分別繪製城門內外側樣貌、清楚呈現舊城東門的重要建築設計,方便學習者與現地對照,判斷自己在舊城空間的位置,並認識文化資產的構造。

文字部分,除左營舊城歷史與建築的簡短介紹,協助大人建立舊城相關背景知識之外,亦有「探索小任務」,如:「比比看,城門的名字只有一種嗎?」、「找找看,組成城門的石頭有幾種呢?」等題目,提供家長帶領孩子在古蹟探索時的目標,增加學員的主動性,安排學習者主動探索左營舊城建築與整體環境的關連,及古人在防禦功能上的巧思等概念。

摺頁變身貼紙書,不只學習還能玩,更是學習成效評估工具

既然在活動中設計了探索任務,就該準備點增強物來強化親子的學習動機。友種團隊設計了古代故事貼紙作為任務完成的獎勵。除了人物,貼紙內容亦有樹木、馬、雉碟(城牆上方防禦用的小短牆)、門額、城樓等事物。

此時摺頁成了孩子們最愛的貼紙書,讓孩子們發揮創意,在摺頁上利用貼紙「再造歷史現場」。摺頁中圖樣特地將數個城門建築構造留白,並將其呈現於貼紙之中,藉此考驗學習者的觀察力,讓學習者動手將摺頁上缺漏的圖樣以貼紙補足。古時左營舊城城門上曾有建築「城樓」,但已損毀不復見,透過城樓貼紙讓學習者想像古蹟過去的樣貌,進而瞭解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孩童們所貼出的舊城故事不僅是創意的展現,更是學習成效評估的工具。「士兵正在城裡巡邏」、「壞人在城外想要進城,結果掉進護城河了」、「馬兒在馬道上跑,要趕快去通知大家敵人來了」……雖然創意沒有正確答案,但從孩子們分享的舊城故事與貼紙出現在摺頁上的位置,可以評估孩童對於城門內外的空間概念、建築防禦構造功能等知識的理解。而年紀較小的孩童雖然較難理解抽象知識,但透過實地探索與體驗,能覺知左營舊城的存在,並從貼紙創作故事中得到成就感。

活動結束後,仍是值得收藏的好作品

《貼出我的舊城故事》親子摺頁在活動執行時成功扮演引導親子探索的媒介,打破親子活動中「學習者被動接收知識」、「孩子學習家長放空」等常見的執行模式。並且透過親子共同創作,使摺頁不僅是學習的工具,更是充滿家庭回憶的紀念品,不少參與者在活動結束時將摺頁與貼紙慎重的收進背包,也有小朋友表示要帶去學校和同學分享。

摺頁不僅是陪伴遊客認識場域的解說員,更能透過活動設計成為引導學習的小老師,是教學活動帶領的好幫手、評估成效的好工具。在活動結束後,更能成為回憶,持續陪伴學習者。

(註:本文照片攝於活動辦理時間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