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道足不微!透過課程發現新視界

公私協力

微不足道?道足不微!透過課程發現新視界

2021/10/18

撰文/友種團隊 林柏源(阿源)

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林柏源(阿源)、林雅玲

我在台江國家公園擔任環境教育教師時,有時候在園區偶爾會聽到:「阿某蝦米賀跨,來迦喜咩衝蝦…」(又沒有什麼好看的,來這是要做什麼?)

當遇到學員表達這類的看法時,我就會想:「母湯安餒想(不要這樣想),你需要一個老司機帶你好好認識這裡才行!」

身為環境教育教師,我們期待透過課程讓參與者認識在地的特殊資源,並期許學員跟環境有所連結、甚至付諸行動。而在現場教學的經驗裡,往往有些學員,其實並未充分了解這趟用心規劃的戶外學習的目的與內容,因此學員心裡的期待自然與教學者的設定有所落差。

回頭思考每個環境學習場域,一定有關注的資源或特色,而如何讓來訪的學員體會我們的用心,我認為一套完整的課程體驗是很適合的方式之一。

以台江國家公園來說,相較於其他高山型或海洋型的國家公園,並沒有壯麗的山景或是湛藍無際的大海,印入眼簾的是魚塭、農地、社區居民,因此一般民眾偶爾會不經意道出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然而這裡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嗎?

那你就太天真了!!(眼鏡發光笑)

台江的特色就是常民的一切,綠綠的灌叢、灰灰的海岸、喧鬧的社區、黝黑的漁民,這些都是台江!

友種團隊協助台江國家公園結合在地特色、發展出10幾套環教課程,主題涵蓋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漁鹽產業、環境行動等面向,我們會帶著學員用放大鏡觀察紅樹林植物的特徵、踏著浪認識潮間帶生物、走進社區認識安平居民與劍獅文化的關係、穿上青蛙裝下水體驗漁夫與蚵農的工作等。

這些看似稀鬆的日常生活事物,在多變的課程設計下,友種團隊與台管處一同帶領學員活用五感體驗、生動的解說認識台江的大小事,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透過精心的課程設計,讓學員認識屬於台江的獨特故事。

過去,有一位在台江漁村土生土長的青年,對他來說台江就是生活的地方,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在2013年的夏天,這位青年參加了友種與台管處共同舉辦的環境教育活動,在友種的帶領下,這位青年深刻認識了台江內海的生活、生產、生態,了解黑面琵鷺等冬候鳥的知識、體驗一日鹽工、動手淨灘守護海洋等,甚至透過雙腳步行海岸線20公里以上與土地連結。

活動結束後,這位青年對友種的夥伴說:「沒有想到,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是如此精采,希望以後可以成為像你們這樣的環境教育教師,帶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地、讓環境更美好。」後來,這位青年成為了友種的環教師,至今服務了1萬多名學員,並寫了這篇文章。

透過課程,我們看到許多學員的改變,帶家人到安平認識劍獅、開始跟媽媽去市場認識海鮮、為了拯救海洋帶阿嬤去淨灘、全班決定減量一次性用品、成為國家公園志工……等;這些行動也驗證了我們的課程是有成效的,雖然一次環境教育課程影響的學員不多,但我們相信用課程細心灌溉過的幼苗,有一天會長成大樹,將環境友善的種子繼續散播出去。

珍古德說過:「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經過課程設計,創造深刻體驗後,學員更深入了解這塊土地的故事、開始關心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有些以前沒注意過的事情,微不足道的事物,道足就不再微了。

或許,根本就沒有微不足道的事物;

只是,你有去注意到那偉大的渺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