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也能做文化保存
環境教育也能做文化保存
撰文、照片提供/友種團隊 施姜竹(刺竹)
說到環境教育,你會想到什麼呢?請用30秒的時間,說出你所想像的環境教育——徜徉在森林中,擁抱一棵樹,感受自然的美好;拿起望遠鏡,搜尋生物在樹間覓食的樣貌;觀察岩壁,認識腳下環境的地質特色;拾起海邊的垃圾,透過淨灘發現我們的環境所面臨的危機……
你有發現,我們對於環境教育的想像,非常的「自然」嗎?環境教育只能教「環境」嗎?所謂的「環境」,裡頭有該有什麼呢?
讓我們來看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環境教育的定義(UNESCO,1977):「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社會文化成分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地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可見環境教育所涵蓋的面向十分廣闊。
環境教育也能做文化保存嗎?
環境教育涵蓋主題廣闊且多元,且因環境教育是整合性的教育,為了關懷整體環境與組成環境的各項元素之交互作用,課程常會有跨主題、跨領域的設計。在臺灣經常所提及的「環境教育專業領域」大致可以分為八大項(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及管理辦法,2013):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自然保育、公害防治、環境及資源管理、文化保存及社區參與等。可見不只環境知識的學習,理解人如何面對環境、適應環境、與環境互動亦十分重要。
一般大眾所認知的「環境」常常侷限於自然生態環境,故將環境教育之範疇限制在自然教育、生態教育,然而環境由各種要素互相影響組成,其中「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環境影響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形塑出各地不同的文化,而人們又會影響著環境的變化,造就了獨特的地景。因此,環境教育的推動,除了帶領學習者認識環境之外,亦該讓學習者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從人、社會文化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反思自己在這樣的脈絡底下位於何種角色。
回歸到臺灣《環境教育法》之立法目的:「為推動環境教育,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認知、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因此,環境教育所談的「文化保存」,並不侷限於促進學習者對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習者發現與理解文化的背後,蘊含哪些人與環境的互動哲學、增加對在地環境與文化的認識,進而啟發在地認同感、內化為環境倫理意識。
那麼,應該如何推行融合文化保存精神的環境教育呢?以下舉例說明由友種團隊於各場域推行之文化保存相關課程:
從在地產業觀察環境與人的互動
一個產業的出現與發展往往與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尤其仰賴自然資源的第一級產業(農、漁、林、礦等)更是如此。風土環境型塑出不同的產業,而產業的發展也常會對當地環境與社會帶來各種影響,形成各地多元獨特的文化與風貌。
基隆和平島公園以美麗多變的海岸地形聞名,亦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當地居民仰賴海洋生活,亦形塑出與海共生的文化。友種團隊經營的和平島慢島旅品牌,設計深度漫遊課程《海女物語》,帶領學習者藉由戲劇、DIY海藻料理認識和平島逐漸凋零的海女文化,實際進入潮間帶學習居民如何利用海洋資源,體驗在地居民與這片大海和諧共生的關係,培養守護海洋的態度。
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唯一的溼地型國家公園,在地居民因應其沙洲、潟湖、潮埔等地形與西南部沿海的氣候型態,發展出養蚵、曬鹽、養魚等農漁產業及特殊的飲食文化。友種團隊設計台江濕地學校的環境教育課程透過遊戲、實地體驗與探索,認識台江地區的環境以及居民對應環境發展出的產業、生活型態與文化。如:《蠔小子蚵南》、《半日漁夫鮮體驗》課程,帶領學習者進到潟湖體驗蚵農與漁民工作,聆聽在地蚵農與漁民分享,認識產業面臨的挑戰,引導思考產業資源與人類的相互關連,並反思自身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歷史現場,探索歷史發展與環境變化留下的痕跡
環境的先天因素常影響著不同地區人們的行為,而人類的行為又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而造就各地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而這些迷人的歷史故事也在環境留下了痕跡,創造獨一無二的地景。透過在歷史現場實地探索,親眼發現歷史文化的感動將會勝過傳統的記憶背誦。
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的金包里大路,亦稱為魚路古道,是過去人們在台北與金山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等物的重要道路,肩負各時代多樣的運輸功能。友種團隊設計的《走進金包里—穿越時空遇見你》環境教育課程中,透過戲劇認識金包里大路的人文歷史與產業,以環境解說帶領學習者實地探訪歷史遺跡與金包里大路的自然生態之美,認識先民與古道相依存時所發展出來的生活與人生智慧。
高雄旗津地區的潟湖造就高雄港這一天然良港,使高雄成為南臺灣對外貿易的交通樞紐,也帶動了高雄港區甚至整個高雄城市的整體發展。友種團隊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旗後山海關》課程中,透過戲劇帶領學習者認識高雄、哈瑪星、旗後山、高雄港等地區的歷史與地景發展故事,並走訪旗後山,藉由探索、體驗,從地景印證所學的歷史知識。最後藉由歷史線索的判讀與排序,理解高雄港的發展歷史,從發展歷史與環境的變化中發現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意識到各時代人們的決策將會對未來造成影響,每個人都是創造歷史的一份子。
左營位於地勢低平的近海平原,因其鄰近萬丹港(今左營軍港)與龜山、蛇山等高位珊瑚礁地形山丘等環境特色,有利於軍事防守,從明鄭到現代皆被定為重要行政或軍事中心,在臺灣歷史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友種團隊協助高雄市文化局設計的左營舊城環境教育課程《走!探險舊城》及《左營舊城時空偵探團》,透過戲劇與遊戲,建立學生對於左營舊城空間與歷史的基本概念。由實地探索與任務破解,從古城牆與城門遺跡中找尋不同時代人們在左營舊城所留下的痕跡、推測這些遺痕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意義,並串聯統整歷史脈絡再次建立完整歷史概念。此外亦從古蹟面臨拆除危機之新聞事件討論,引導學習者思辨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藉由討論讓學生體認單一事件多元觀點的可能性,並學習聆聽與尊重不同意見。
在環境教育推行文化保存的方法與意義
從上述案例中可見,友種團隊設計的文化保存課程中常使用親身體驗、實地探索、戲劇、闖關解謎等方式進行課程活動。
戲劇演出可以用較輕鬆有趣的方式傳遞相關知識,將抽象的文史概念具象化,亦可藉由戲劇述說已不可見的歷史記憶;以實地闖關解謎的方式,則有別於一般的導覽解說,讓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只能享受解謎破關的樂趣,同時還能學習新知、主動思考文史知識背後的意涵。
文化保存主題與其它主題環教課程或活動相同,亦強調學習者進到現場進行親身體驗或實地探索。雖然透過課程的安排設計,一樣可以讓學生在教室學習到相關知識,但透過實地探索,學習者能更加瞭解與感受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出我們的文化與地景、認識人與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親身體驗,學習者才能體會過去人們如何胼手胝足地與環境共生共存。透過培養學習者與文化、環境的第一手經驗,留下正向的回憶,促進學習者對於土地的認同,進而珍惜我們寶貴的文化。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說到環境教育,你會想到什麼呢?再用30秒的時間,說出你所想像的環境教育——穿上青蛙裝,在潟湖中認識孕育養蚵產業的環境;張口品嚐在地料理,藉由消費行動支持凋零的產業;走在古道上,認識從前在此來去的古人生活樣貌;在地圖上尋找文史線索,學習判讀地圖並認識環境……。環境教育有無限的可能性,在你心中的環境教育,是否已經有了更多不同的面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