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背包|春遊竹子湖-我們在霧裡行走,體驗初春的陽明山

大小背包|春遊竹子湖-我們在霧裡行走,體驗初春的陽明山

2015/4/2

俗語說: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

期待已久的大小背包-親子四季吟遊第一梯首發團總算要出發了,看著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立馬擺上晴天娃娃,不過老天爺依舊讓厚厚的雲層盤據高空,覺得心情真是兩難,主要是因為這陣子石門水庫以及南台灣水情吃緊,大地以及整個氣候都變得與以往些許不同,像是2014年的只有3個颱風訪台,台灣收集到的雨水量跟往年已有所不同[1]加上前陣子冬天的降雨量極少,而目前我們遇到67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新北(板新、林口)及桃園地區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措施,採供水5天,停水2天[2],所以看著那揮之不去的雲層,或者是老天爺要為大地解旱象吧!老人家說,春分下雨的話,代表今年作物豐收,所以就讓我們在霧雨裡行走,伴隨著滿滿的收穫吧!

陽明山是火山?那我家還可以住台北嗎?

當我們跟著大小朋友一起抵達陽明山的小油坑,下車便是撲鼻而來的臭雞蛋味,這個臭雞蛋的味道跟火山有什麼關係?就要從一個100多年前的氣象學家韋格納說起[3],某天,當他正閱讀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兩側的大陸海岸線地形,尤其是南北美洲和歐亞大陸的海岸線彼此相當吻合。他想說「真是奇妙!說不定這是由同一塊大陸分裂而來的呢!」於是他發表「大陸漂移假說」,他認為二億年前,地球上的陸地原是一巨大的陸塊,名為盤古大陸;後來陸塊分離,並向四周分離,遂造成現在所見的歐亞大陸、非洲、南北美洲、南極、澳洲等各大洲的陸塊。直到1950年海底探測技術發達,果然在大西洋中間,發現了一個南北向的海底山脈名為中洋脊,每年都會形成新的陸地,於是把非洲跟南美洲彼此推的更遠了。

那台灣呢?台灣則是在大平洋西側,由歐亞板塊與菲律海板塊互相擠壓所形成而來,就像圖片裡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互相推擠那樣,把台灣島推起來囉!而陽明山位於兩個板塊推擠的上方,在版塊分離與聚合的過程中,噴發大量的熔岩漿,造就大屯火山山系,台北市有火山聽起來很酷吧!看看我們的大小朋友在小油坑作實驗,自己挖掘答案,看看火山環境是酸性還是鹼性,而一直伴隨大家的臭雞蛋味原來是硫氣,來自於地下殘存的火山氣體。不過大屯火山沉寂好久,有小朋友問什麼時候會再復甦呢?沒有人有肯定的答案,然而陽明山國家公園有大屯火山觀測站,長期監控地下火山氣體的變化,很有可能我們變成老摳摳時,大屯火山依舊優雅凝視著台北盆地吧!

草山風,竹子湖雨。

竹子湖是過去由七星山、大屯山、小觀音山等火山噴發造就的火山堰塞湖,後來湖水退去,留下肥沃的土壤,從小油坑走到竹子湖的靜謐小徑,就像目睹在十幾萬年前熔岩漿火山爆發的過程,只不過今時今日我們是披著霧雨前進,陽明山的春訊,也在小徑上強力放送中,奼紫嫣紅的櫻花、杜鵑固然美麗,但看看紅楠冒出紅色的新葉,就像一個個小豬蹄掛在樹梢上,還有天南星科的申跋,也在小徑的兩側開滿了佛焰花序的花苞,雙扇蕨、筆筒樹、芒萁…各種蕨類,每個嫩芽外型就像問號一樣,展開今年未知的新生,我們的小夥伴們還找到一群七葉一枝花,葉片輪狀生長,從中再抽出一朵花,長相富饒趣味,陽明山的春天有好多種姿態,很幸運的我們看到這麼不一樣的生命。

回饋當地,從產地到餐桌,發現台灣蓬萊米的起源

竹子湖產業的改變,也見證台灣歷史變遷,從早期平埔族的遊耕,漢人的茶葉與大菁,以及日本人引進的蓬萊米,與國民政府後期的經濟蔬菜與花卉,竹子湖就像一個時代的縮影,當大夥一邊享用在地農園的蔬食,同時聽著老闆一家從古早年代就在竹子湖耕作打拼的故事以及他們經營理念。友善環境的方法,從負責任的消費方式作起,老闆種植無毒蔬果,不會造成土地的負荷外,也保障住在竹子湖內許多生物有一個安全健康的棲地,白天人類採海芋,晚上則是動物的園遊會,讓我們與這些小動物共享自然。

走讀竹子湖,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關卡讓大小朋友齊力完成目標任務,從稻米三兄弟、水圳踏查、古老的水力碾米機,我們認識台灣米的故事、水圳與農人的關係、利用大自然力量作為動力來源的古老智慧,這次的春遊竹子湖,大小朋友在下山的路途上都睡得非常香甜(笑),也希望大小背包行囊滿滿,我們下次見!

【春分小故事】:因為地球自轉,使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會有所改變,所以各地區太陽光照射的時間長短會有不同,產生了四季不同的季節。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在赤道上,使南北半球各地的白天和夜晚一樣長,這天剛好在「立春」與「立夏」的中間,所以稱為「春分」

 

[1]颱風資料庫:http://goo.gl/JrM0ll

[2]新聞連結:http://goo.gl/TtQZP9

[3]韋格納的介紹http://goo.gl/u5S5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