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滿懷感謝的環教之路~台江濕地學校5周年
台江國家公園|滿懷感謝的環教之路~台江濕地學校5周年

2016年是蛻變的一年,
台江濕地學校是友種的第一個孩子,
友種團隊很仍榮幸能陪著台江濕地學校營運至今,
在去年,
我們一起隨著台江濕地學校搬遷到新的管理處,
我們一起腦力激盪發展了綠建築的環教課程,
我們一起陪著在地學校創造一系列以台江為主題的特色課程,
服務了超過五千位的學習者,
2016年依舊是充滿感謝的一年。
環境教育是需要許多人共同合作努力的大平..台,
從101年至今這條路我們走了5年(孩子都上幼稚園了啦XD),
感謝管理處對於環境教育的堅持與支持,
感謝志工夥伴不畏風吹日曬與我們執行著一次又一次的課程,
感謝社區夥伴們情義相挺,
感謝那些看好與不看好我們的人,
這些都轉化成友種成長茁壯的養分,
我們秉持著「更幸福的人心、更美好的環境」的友種精神,
為台灣的環境教育而努力著。
不得不說說台江的志工夥伴們,
他們真的是最偉大的一群,
我們常說台江是一個不是冷死、就是熱死的地方,
志工們不畏辛苦和我們一起揮灑汗水、口水與淚水。
志工夥伴們除了要和我們一起分工教學,
更需要協助教學的幕後工作,
真的不是輕鬆的活,
不論上(鹽)山下(內)海,
夥伴們總是熱心幫忙或是精準補位,
團隊合作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課程要能夠順利執行並發揮影響力,
需要管理處、環教教師、志工夥伴與社區夥伴共同協力、缺一不可。
社區夥伴更是台江課程的靈魂角色,
漁夫、蚵農、船長、鹽工,
每位職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
卻因為認同環境教育的理念而加入我們的行列,
看著在地夥伴們從教學生澀到老練油條甚至欲罷不能(讓我們在後面一直畫圈圈),
就可以知道環境教育已經走入他的工作與生活中。
守護環境最重要的是在地人的力量,
外來的協助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在地人的生活實踐才是落實友善環境的重要基石。
船長跟我們分享,
雖然他只是協助我們執行環教課程,
但友善環境的理念逐漸融入他自己的解說中。
蚵農爸爸認同透過體驗課程讓孩子認識自己土地的堅持,
鹽工爺爺找到能夠訴說早期曬鹽故事的舞台,
漁夫大哥也從學生的笑容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
環境教育不僅影響孩子,
更影響了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
5年可以改變什麼?
答案或許可以在夥伴們的身上看到一點點成果。
2017年我們期許是一個創新的一年,
除了努力延續台江的環教能量,
更期盼能提升台江濕地學校的影響力,
嘿嘿…到底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