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從衝突到共好─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環境教育

壽山|從衝突到共好─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環境教育

2019/12/9

撰文/黃聿訢

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到底在做些什麼?

講到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你會想到什麼呢?生態教學?自然探索?還是步道體驗?這些的確都是環境教育的一環!透過不同的活動,我們期待大家能藉由親近自然而愛上自然。然而,比起愛上自然,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環境教育,與大眾討論現正發生的環境議題,進而自我省思,以身體力行回饋環境。這正是環境友善種子跟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多年合作,共同推動環境教育的目的。我們試著從不同的活動中,帶著大家體驗、省思、實踐,最終達到與人與環境共好。

體驗之旅 — 包山包海的主題活動

誰說壽山只是一座山?
作為環境教育設施場域,一定要充分利用周遭的環境資源達到教育之目的。而壽山擁有依山傍海的絕佳地理位置,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遺跡,一定要善用眼前的資源啦!2019年壽山的主題活動中,分別針對一般民眾、家庭、與小學生,規劃了上山下海探索自然的「山海戀歌」,遊走於旗津歷史故事中的「旗後山時光之旅」,還有追隨博物學家史溫侯腳步來解謎壽山的「斯文猴自然探索營」。精心規劃的主題活動,希望在學員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充滿好奇與探索的種子,學會感受環境帶來的美與衝擊。

▲ 山海戀歌—學員透過不同的自然體驗活動與自然產生連結

▲ 旗後山時光之旅—透過戲劇表演與闖關活動了解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 斯文猴自然探索營—學員在壽山與英國領事館進行實境解謎與其他自然探索活動

 

自我省思—以衝突為基底的環境教育課程

由於壽山鄰近高雄市區,人為活動頻繁,在環境與人的交互作用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充斥著不同的環境議題,除了大家熟悉的臺灣獼猴偶爾與人產生衝突,外來種入侵、石灰岩洞穴遭到破壞等也都是需要被重視的問題。因此,在壽山,我們提供了分別以獼猴、外來種、地質、歷史為主題的四門戶外教學課程,讓孩子了解衝突背後的來龍去脈,並鼓勵孩子以批判性思考判斷對錯是非,以及如何發揮自身力量來改善環境問題。

▲ 獼猴主題戶外教學—學生透過戶外觀察了解獼猴習性

▲ 外來種主題戶外教學—學生透過小組討論探討環境議題

▲ 歷史主題戶外教學—學生透過排列歷史軸線圖了解歷史脈絡

▲ 地質主題戶外教學—學生透過探訪洞穴感受地景之美與人為之破壞

 

除了針對孩子的戶外教學,我們亦提供針對機關團體及教師的專業研習與特別企劃,透過客製化的課程,讓環境教育的目標能更有效率地被傳達到每一個團體中。

▲ 專業研習/特別企劃—學員透過專業研習課程獲取他們需要的知識

 

實踐理想—與鄰近學校進行長期陪伴,執行深耕教育

我們都知道單次的環教活動對於受眾只有這麼一次的刺激,效果往往有限,活動過後也較難追蹤其對於個體的影響力,因此,與鄰近學校共同發展主題課程,並與在地教師共同備課成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另一項重點教育項目。我們與山腳下的壽山國小已發展為期3年的合作關係,將學術單位發表的專業獼猴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活動,透過分齡化課程,讓每一年級的學子都能接觸到獼猴主題課程,透過螺旋式課程架構逐年將欲傳遞之概念加深加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中具備正確的生態知識,也熟知與獼猴相處之道,高年級學生則必須將所學知識化為實際行動,透過自己設計的遊戲、問卷、解說內容等方式,回饋在地社區民眾與登山客。合作至今,學校儼然成為影響在地的重要推手。

▲ 長期陪伴—針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簡易的獼猴肢體語言辨識課程

▲ 長期陪伴—高年級學生將習得知識轉化為活動,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進行成果發表

 

未來方向 — 從被動教育到主動出擊

由上述可得知,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通常較為被動,有人來到這個場域,我們便提供教育資源。然而,對於那些從不踏入國家公園的人們,我們卻束手無策。因此,2019年10月,環境友善種子攜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環教師們踏出了舒適圈,來到高雄鳳山的微風市集,與小農和消費者推廣壽山環境教育的理念,也因此讓高雄在地居民第一次了解到壽山原來是個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的「國家自然公園」,受到國家公園法的規範。未來,我們更希望能跨足到更多場域,主動出擊,讓大家重新認識這一座「壽山」寶地!

▲ 友種攜手壽山前進高雄鳳山微風市集宣傳減緩人猴衝突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