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保安林好嗎?經營管理創新模式設計工作坊

林務局|保安林好嗎?經營管理創新模式設計工作坊

2019/7/9

撰文/陳湘寧、林素燕

你有聽過「保安林」嗎?它可以吃嗎?它有什麼好玩嗎?相信這是大家聽到這個名詞,腦袋會冒出來的疑問。

其實,保安林是林務局的管轄林地,就在你我的身邊,提供保育森林水土、防風固砂及避免自然災害等功能,守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安全。保安林有許多區域與我們生活範圍重疊,但大多數的人們卻不瞭解保安林為何存在,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因此當保安林地有經濟開發的需求,或遭受人為破壞、佔用時,林務局的保安林經營管理工作就會面臨許多辛苦與挑戰。

為了能夠更深入與外界溝通對話、連結夥伴、爭取政府各部會支持,今年年初受林務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友種團隊,策劃辦理兩梯次的「經營管理創新模式設計工作坊」,讓同仁可以從國內外的案例及創新思考的學習,激發出未來執行業務時可運用的好點子。

 

 

而在兩梯次的工作坊辦理之前,友種團隊便先向保安林的夥伴們進行問卷調查,請報名的夥伴回答他們在執行業務時,最常面臨的挑戰或問題,並將答案彙整後分為九大議題。在兩梯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就利用了這九大議題來讓保安林夥伴深入思考與討論。

工作坊一開始,友種帶領保安林的夥伴先進行團體活動暖暖身,透過這個活動讓大家體認到執行業務時,除了要考量個人或部門的目標,林務局的總體目標也需要被納入一併思考;另外,權利關係人的需求也是經營管理保安林時必須考量的。

 

接著,利用線上互動工具,讓保安林的夥伴在有限的時間內,針對10個在執行業務時常遇到的問題做出選擇,並藉此發覺即使是同一領域的夥伴們,面對同樣的狀況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友種團隊更進一步請他們組內討論做出該選擇背後的理由是什麼?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並在彙整後向大家分享。從這個活動讓保安林的夥伴了解: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但總有更具智慧的做法。

 

友種團隊請保安林同仁分別用「林務局」及「一般民眾」的角度,寫下對於「保安林」的看法,並將所有的想法分類,藉此發現不同角色對保安林想法的異同,雖然這些差異可能造成阻礙,但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就是與民眾溝通時最好切入的破口!

 

下午的時段一開始,友種團隊介紹了各國創新多元的宣導案例,進行手法的分析,並且以保安林業務推行時常見的四種狀況為例,將可運用的手法歸類,提供給保安林的夥伴參考,希望未來能夠轉化運用在業務執行上。

 

接下來的活動,就要使用到剛才提到的九大議題囉!友種團隊提供溝通三部曲思考工具,讓各林管處的夥伴分別針對不同的議題討論,不僅要了解對象的需求,還必須盤點出有哪些關係人,以及內外部可能的合作夥伴,並提出具體的合作方法。最後,將成果彙整,分享給其他組別。

 

 

在這次內部工作坊中,突顯了林務局與民眾之間對保安林認知的落差,造成保安林經營管理的阻礙,因此鼓勵同仁借鏡優質國內外宣導案例手法,對於保安林的經營管理模式有更多元的想像,嘗試與各地方政府、民間組織、社區居民、企業、研究單位等不同對象合作的方法,包括溝通協調、凝聚共識、資源整合,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創新、在地化的方式結合民間的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環境。

你也許也發現,從里山月曆、里山列車、文創商品……,新時代的林務局,已經有許多創新的想法與做法。林務局的變革,也在翻轉其他公部門的思維與行動。當有一天,林務局的同仁登門拜訪您尋求合作,請不要訝異,讓我們一起努力,促進公眾參與,攜手面對未來的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