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灣自然中心|「我愛淨灘?」

白沙灣自然中心|「我愛淨灘?」

2016/12/21

白沙灣淨灘環境教育課程分享-自然中心部林純如、李盛傑

 

海洋廢棄物(簡稱海廢)是全球所共同關注的環境議題,台灣-這個被海洋所包圍的美麗島更無法置身事外,無論是來自本島河流所夾帶而下的廢棄物或是隨著海流漂來的異國垃圾,都值得我們共同關注和行動。
2016年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北觀處)、新空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環境友善種子公司(以上三方簡稱「淨灘課發團隊」)以白沙灣為場域設計了「我愛淨灘」環境教育課程,期許學生在經過淨灘課程後,能夠對海洋廢棄物有更完整的認識和落實於生活中的行動。


淨灘課發團隊照

北觀處在多年前就率先建置淨灘資訊網與提供大眾自組淨灘的工具,鼓勵大眾到所屬的海域轄區進行淨灘,平日淨灘團體以學校學生居多(學生可透過淨灘獲得服務學習時數),假日則是來自環保團體或民眾自組團體。淨灘活動在北觀處場域已進行多年,2017年白沙灣將朝向環境教育認證場域邁進,也因此除了常態性提供自主性的淨灘活動,同時淨灘的環境教育課程服務,是場域認證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白沙灣海域照

白沙灣場域位於北觀處的行政區域內,有完善的硬體設備、多元的地景環境,而海洋廢棄物的議題與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考量課程主題與環境場域的豐富度,淨灘課程時間為五小時,並以高中生為主要的對象,期待透過淨灘課程的提供,學生能夠從覺知、知識、倫理、技能與行動中落實環境教育。


淨灘合照

淨灘課發團隊在進入課程設計前,團隊成員除了回顧自身的淨灘經驗並持續參與民間團體舉辦的淨灘活動,期許從親身參與和資料蒐集過程中找出淨灘課程最大共同點與白沙灣課程的特色點。
「淨灘撿垃圾,放入垃圾袋內就完成了?」這大概是許多團體進行淨灘時最容易達成的方式,畢竟要把一群人湊齊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或淒風苦雨的狀態中以有限的時間撿垃圾已經很不容易。而環保團體則是在淨灘同時多了一個重要的過程:ICC表格的紀錄。(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淨灘同時並將海廢分類紀錄於表格中。)


4ICC照

ICC的紀錄與資料上傳對於海廢的監測與紀錄非常重要,透過紀錄表對海廢進行分析,並可依據分析結果進行解決方案。如台南社大在經過長達十年的淨灘行動、持之以恆的紀錄與地方上的深耕,促成了台南市在2012年禁用保麗龍的決策。

白沙灣的淨灘課程架構有兩個特色: 一是與國際同步的「淨灘行動與ICC紀錄」,二則是「角色扮演與行動討論」亦是白沙灣課程欲創造的特殊點。從各單元的活動設計:「海龜覓食記」→「淨灘進行式」→「重生的機會」→「傾聽不同的聲音」,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海龜面對海廢的挑戰,再進入淨灘行動、淨灘後的海廢分類紀錄與最後的行動討論。五個小時的過程在艷陽高照下,每個人汗水淋漓,但無論是學生、老師或工作人員依舊鬥志高昂,除了撿垃圾,也有進行塑膠微粒的篩網實驗,提醒大家海廢的大小都值得重視。


海龜活動照


淨灘照


淨灘照

淨灘後「重生的機會」進行海廢分類與「傾聽不同的聲音」行動討論,目的在強化淨灘行動後「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讓淨灘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行動,教師並分享全世界各地對於降低一次性用品所做的努力有哪些,鼓舞大家只要有心就可以促成正面的環境改變。


分類照


討論照

藉由部分同學活動後的文字分享,來傳達在課程中的收穫:

O學生:「以前就一直很想淨灘,難得有這個機會,覺得真的是很酷的經驗,而且我自己有養烏龜,所以只要想到小海龜在受苦就有種我的小孩在受苦的傷心感!」

H學生:「沒想到我們平常使用的一些垃圾,很多都來到了沙灘,而這些垃圾有些會被海洋生物吃掉,但最終還是會回到我們人類,所以我們應該都要為大自然盡一份心力。」

M學生: 「我們平時不以為意的事,卻會影響更多生物,原來垃圾不只人為的寶特瓶,還有浮球,甚至塑膠粒!印象深刻:在大石頭上走來走去撿垃圾,為了撿一塊保麗龍,還趴在超燙的石頭上…」


撿垃圾照

Y學生: 「撿到一堆寶特瓶,有些年代久遠,有些是從外國來的,總共撿了326個,因為分類時看到如此大量的瓶子很驚訝,打開瓶子超臭的,各種發酵味,讓我對飲料瓶的使用有很大的改變。」

G學生: 「垃圾分類看出來台灣和世界普遍哪種垃圾最多,更讓人思考我們在日常中製造的不必要的垃圾能否盡量減少。」


分類照

「我愛淨灘?」相信喜歡淨灘的人其實不多,看著沙灘上密密麻麻的垃圾,好不容易撿完了一批廢棄物,隨著海流和河流帶來一波又一波新的廢棄物,這景象讓人看了心好痛。
真正要清淨的是人類的心,物慾的心清掃乾淨,環境才有改變的機會!環境教育改變之路雖然漫長,透過淨灘課程的執行,盼能喚起學生們改變與行動的意念,我們一起共勉之。


合照